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講座現場溫馨歡樂,大眾專注聆聽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極樂寺宗門館名家公益講座,特別邀請到吳家德,分享《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》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講師吳家德和現場民眾互動,歡樂溫馨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講座後,物理治療師-林子崴和大眾分享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講座現場溫馨歡樂,大眾專注聆聽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極樂寺宗門館名家公益講座,特別邀請到吳家德,分享《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》,歡喜大合照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極樂寺名家公益講座 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
2025-09-24
佛光山極樂寺宗門館名家公益講座,特別邀請身兼專業經理人與知名勵志作家,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著作,現任唯賀國際餐飲集團總經理吳家德,並以著作《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》新書分享,從助人利他厚植人脈中,感受到世間的溫暖、歡喜與智慧的人生,吸引近百位聽眾歡喜聆聽。
吳家德表示,從台南而來與大眾結善緣,用慈悲開心的法喜交流自身的信仰歷程,因為鄰居的因緣,接觸佛光山道場,開啟慈悲智慧的法緣,願將學佛、行佛經驗於承擔安排、邀請講師的同時,發願自己也能有機會講演,最終因緣聚會,開啟了在佛光山別分院擔任講者,與大眾分享自己的幸福哲學。
吳家德提示人脈成長的重要,提示人脈的關鍵是變成人緣,生活是一場熱情的遊戲,終極的目的是利他,從身心靈解釋熱情,表示熱情蘊含三個元素,微笑是身體的形象;樂觀展現心理的態度;積極是靈性的素養。「無畏施」是給人一股安心的力量,如同菩薩及父母給我們的感受,「厚」植自己的實力,「道」路自然為你開,是他為厚道下的註解;以佛學精進自己,用佛法落實生活,胸懷慈悲待人處事,則是厚道的行動方案。
他指出,厚道的人格特質需展現:「微笑」就像春天的花朵讓人喜悅;「樂觀」好似夏天涼風令人舒爽;「關懷」有如秋天月圓使人開懷;「讚美」如同冬陽般能給人溫暖。在因緣際會下接觸業務,擔任義工中領悟到「人應該把自己活好,活出生命的光與熱。」深刻體會要把握活著的每天,好好過日子幫助更多人。因此以「熱情驅動世界」,成就積極實踐熱情、行動、與人為善,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性格,熱情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特質。
「歲月的三部曲要返璞歸真,真正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性格與品德。」吳家德表示,做開心的事是最重要的,菩薩是幫助人的神,分享故事小女孩祈求菩薩健康,能祝福別人的人才是幸福,願大家行菩薩道幫助別人。
吳家德說「修行,就是修理自己的不行」,生活中看到的事務,要覺察把握當下,每則故事都充分顯現出對生活的熱情,和人的良性互動體會到結交善知識的要方:「與人為善是和風;用讚美能牽起更多的善因好緣;以自利利他行為,可引領更多人向上前進」。鼓勵大家幫助需要的人,舉出朋友熱心公益、關懷弱勢和流浪動物的真實案例,道出天地皆有情,要溫和仁慈對待所有眾生,同時分享和人互動的重要性,透過彼此的交流可以做公益是免費廣告,也是修行良方。
並分享「正向之詞」的練習方法,透過每天多使用「微笑、樂觀、積極」等正向的詞語,以自身與人為善、樂於結緣的故事,鼓勵大眾透過幫助別人來成就自己,讓每天充滿正向關鍵詞,勇敢有生命力的變成美好的人。
吳家德期勉大家,培養慈悲心利益眾生,是人間最快樂的事,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方向,逐夢踏實的與善知識連結,與人為善跟有緣的人做善事。林子崴表示,聽到講座很幸福,有需要的幫助正能量及善良的光是亮點。
吳家德表示,從台南而來與大眾結善緣,用慈悲開心的法喜交流自身的信仰歷程,因為鄰居的因緣,接觸佛光山道場,開啟慈悲智慧的法緣,願將學佛、行佛經驗於承擔安排、邀請講師的同時,發願自己也能有機會講演,最終因緣聚會,開啟了在佛光山別分院擔任講者,與大眾分享自己的幸福哲學。
吳家德提示人脈成長的重要,提示人脈的關鍵是變成人緣,生活是一場熱情的遊戲,終極的目的是利他,從身心靈解釋熱情,表示熱情蘊含三個元素,微笑是身體的形象;樂觀展現心理的態度;積極是靈性的素養。「無畏施」是給人一股安心的力量,如同菩薩及父母給我們的感受,「厚」植自己的實力,「道」路自然為你開,是他為厚道下的註解;以佛學精進自己,用佛法落實生活,胸懷慈悲待人處事,則是厚道的行動方案。
他指出,厚道的人格特質需展現:「微笑」就像春天的花朵讓人喜悅;「樂觀」好似夏天涼風令人舒爽;「關懷」有如秋天月圓使人開懷;「讚美」如同冬陽般能給人溫暖。在因緣際會下接觸業務,擔任義工中領悟到「人應該把自己活好,活出生命的光與熱。」深刻體會要把握活著的每天,好好過日子幫助更多人。因此以「熱情驅動世界」,成就積極實踐熱情、行動、與人為善,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性格,熱情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特質。
「歲月的三部曲要返璞歸真,真正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性格與品德。」吳家德表示,做開心的事是最重要的,菩薩是幫助人的神,分享故事小女孩祈求菩薩健康,能祝福別人的人才是幸福,願大家行菩薩道幫助別人。
吳家德說「修行,就是修理自己的不行」,生活中看到的事務,要覺察把握當下,每則故事都充分顯現出對生活的熱情,和人的良性互動體會到結交善知識的要方:「與人為善是和風;用讚美能牽起更多的善因好緣;以自利利他行為,可引領更多人向上前進」。鼓勵大家幫助需要的人,舉出朋友熱心公益、關懷弱勢和流浪動物的真實案例,道出天地皆有情,要溫和仁慈對待所有眾生,同時分享和人互動的重要性,透過彼此的交流可以做公益是免費廣告,也是修行良方。
並分享「正向之詞」的練習方法,透過每天多使用「微笑、樂觀、積極」等正向的詞語,以自身與人為善、樂於結緣的故事,鼓勵大眾透過幫助別人來成就自己,讓每天充滿正向關鍵詞,勇敢有生命力的變成美好的人。
吳家德期勉大家,培養慈悲心利益眾生,是人間最快樂的事,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方向,逐夢踏實的與善知識連結,與人為善跟有緣的人做善事。林子崴表示,聽到講座很幸福,有需要的幫助正能量及善良的光是亮點。
最新消息
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
2025-11-17〔三好校園〕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
2025-11-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
2025-11-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
2025-11-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
2025-11-17萬華二會偕汐止二會 號召捐血暨蔬食A計畫聯署
2025-11-17新加坡佛光山佛學慧考 實踐佛光精神
2025-11-17同心之旅開營啟航 三好兒童齊聚學佛
2025-11-17新營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暨VEGRUN公益 走讀花都佛教藝術
2025-11-17緣起至朝聖之路攝影展 引領多倫多佛光人看見信仰
2025-11-17
相
關
消
息







